付成林博士为峨眉武术非遗传承班学员讲授人工智能时代体育数字教材探索与实践课程

2025-11-03 0


2025年11月2日,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峨眉武术文化学院付成林老师为峨眉武术非遗传承班学员讲授《人工智能时代体育数字教材探索与实践》课程

讲座开篇,付老师以政策风向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体育数字教材从局部试点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脉络。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2024年国家教材委员会明确提出以数字教材为引领服务人才培养需求这些政策信号标志着数字教材已进入教育发展主流赛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首届全国教材奖中新形态教材获奖占比达53.6%,体育学科凭借动作技能可视化、训练数据实时化的天然优势,正迎来数字化突破的关键窗口期。

在核心内容讲解中,付老师深入阐释了体育数字教材的概念内涵与时代价值。他强调,体育数字教材并非纸质教材的简单电子化,而是以体育课程知识为核心,融合多媒体、大数据、AI等技术,集成交互、工具、评价等要素的数字内容产品,具备内容动态更新、学习实时诊断、场景虚实融合、资源精准推送四大核心特征。这种新型教材能有效解决传统体育教学中动态信息难呈现的痛点,通过动作捕捉、虚拟仿真等技术实现“身体运动—数据反馈—认知建构”的教学闭环,不仅可提升运动表现、预防运动损伤,更能深化体育育人功能,为《健康中国2030》中“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目标提供关键支撑。

围绕体育数字教材的实践落地,付老师详细介绍了其编写原则、产品形态与开发模式。编写过程中需坚持教育性与人本性统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体育精神,同时遵循科学性、实用性、交互性与经济性原则;产品形态已从3.0富媒体教材、4.0交互式数字教材,逐步向集成AI伴学空间的5.0元宇宙智能数字教材演进,实现从“有资源可用”到“个性化服务”的跨越;开发则采用“出版社+技术公司+高校教师”三方协同模式,通过需求分析、标准设计等七环节闭环管理,保障教材质量与合规性。

讲座尾声,付老师与现场师生展开热烈互动,针对体育数字教材在基层教学中的应用难点、技术适配等问题进行细致解答。此次讲座为理解人工智能时代体育教育创新方向提供了清晰框架,对未来教学实践与科研探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杨闯闯  图:杨闯闯

初审:吴仕彬  复审:周勇  终审:谭伟平

为您推荐